时间:2024-11-08 浏览量:
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韩轩、彭小桂)让藏在深闺中的文旅资源,露出真面目。4月23日从省地质局获悉,全省8个试点县(市、区)已完成文旅资源普查的外业调查工作,新发现资源1191处,其中包括一批罕见的古生物化石、天坑、环崖丹霞等资源。
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部分文旅资源存在分类不够清、底细不够明、资料不够全等情况。全面系统摸清我省文旅资源家底,有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开发、利用和保护,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外业调查,主要是对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等8大类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资源类型、坐标、性质与特征、进出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开发利用方向等进行调查评价。
2023年4月,在省文旅厅统筹推进下,省地质局履行技术总包和具体实施单位职责,组织局属16家单位对黄陂区、利川市、郧西县、秭归县、钟祥市、洪湖市、通城县和英山县等8个县(市、区)率先开展文旅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无人机拍摄等方式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按照能普尽普原则力求实现全覆盖。”省地质局城乡地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30余名文旅普查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调查面积达22247平方千米,拟定资源单体总量约9536个,调查资源单体6012个。
调查成效逐步突显,新发现了一批极具旅游价值的文旅资源。据介绍,新发现的1191处资源主要为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等,如在利川市发现了国内罕见的古生物化石石林和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天坑、环崖丹霞等景观;在郧西大梁地区,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资源,为3.5亿年前秦岭曾在海底提供了实证。这些资源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省文旅资源,为深度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了“家底”保障。
据介绍,此次普查试点,建立了我省文旅资源普查技术标准体系、外业数据采集平台,探索了三维建模创新立体可视化成果应用表达方式。外业调查完成后,省地质局将开展验收和报告总结工作,并在其他县(市、区)推广文旅资源普查经验。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时柱庚寅的女命李森易...[详细]
属龙的哪年结婚好,生肖龙结婚月份其实婚姻是一种缘...[详细]
注定二婚幸福的生肖女,命好嫁土豪的生肖女注定二婚...[详细]
坤造:癸酉 己未 乙巳 壬午 大运:庚申 辛酉 壬戌 癸...[详细]
晚婚反而嫁得好的生肖,正缘的强烈暗示晚婚反而嫁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