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老张这时候还不叫老张,她叫“跟兄”。
这个名字已经是老张能蹒跚走路的时候才开始叫的,这是1963年的冬天,她差不多有1岁了,张刘氏肚子里又怀了一个,老张的爹妈希望她后面的是个兄弟,所以这名字也就应运而生了。之前她是没有具体称呼的,因为家里人谁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成功的活下来。
那时候我们国家的三年自然灾害也才刚刚结束,这个小村庄里的日子并没有立刻好转,养不活小孩的事情还是常有,于是老张家干脆名儿都不起了。几方面的打算:没有名字,阎王爷想来索命也找不到;万一拗不过天,起一个名字也是浪费;如果能扛过周岁,起个能招兄弟的名儿……
这可能就是“跟兄”的造化,她活下来了,1964年年底,她招来的还真是一个兄弟。
那个年代农村的女娃是不娇贵的,跟兄两岁多一点就开始分担起照顾兄弟的责任了,一家人要吃要喝,都要忙着挣工分,有时候家里就剩她和自己的兄弟,爹妈给她留一个粗粮馍,等到收工回来,馍就没了,姐弟俩满身污垢,很多时候屎尿沾身,爹妈也不在意,那时候都是这么养孩子的,能活着就不错了。
接下来的几年,爹妈又给她添了三个妹妹一个兄弟,这时候的跟兄已经能够很熟练的照顾自己的弟妹了,爹妈去生产队上工,她就在家里做一切能做的事,7岁那年,她就可以自己纳鞋底做鞋了。反正从她会做鞋起,张刘氏就不怎么做脚上穿的东西了。张刘氏就是跟兄的母亲。
如今的老张手指头变形,据她说就是那时候做鞋做的,小小年纪刚开始是逞能,没有鞋穿,当妈的又不给做,她只能试着自己做,会做了任务也就重了,父母的,弟弟妹妹的——纳鞋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对一个一天只吃两顿饭的小孩子。
针锥子扎进鞋底是最难的,没有那么大力气,她通常都是把针尖固定住之后,鞋底放到上面,针锥头部使劲往硬物上磕,等扎透了鞋底再旋转着拔出来,紧接着学着大人的样子,把穿着麻绳的细针在头发上蓖一下再穿过已经用针锥扎通了的鞋底,大人的顶针她用不上,戴到她稚嫩的手指头上总会是松松垮垮的,一使劲,过大的空隙就让手指往一边跑。
再大一点,她就是家里的重要劳力了,那个年代还是大集体,分得粮食根本不够吃,大人挣工分,小孩子通常都是到处搜罗能吃的东西,跟兄带着大弟一有空闲就会出去找吃食,像春天的榆钱和榆树叶,夏天的野菜蘑菇,秋冬季节的沙枣,还有遗留在集体田地里的土豆和地瓜,这方面,跟兄总是特别的机灵,只要出去她总能带回来一些吃的。
那时候,她在弟弟妹妹的心目中就比母亲张刘氏重要了。
母亲张刘氏是一个碎嘴的婆娘,懒,爱挑事,自从跟兄能够独立完成好多家务事之后,她总会把一些干不了的活计交给大丫头,人又不是机器,总会有疲惫的时候,跟兄偶尔也会撂挑子,这个时候张刘氏就是打骂,骂的还难听,再者就是一旦跟兄的父亲在跟前,她就会教唆着丈夫收拾女儿。
跟兄的父亲是个没主见的男人,老婆说啥他信啥,揍起跟兄来也是不管不顾,不分轻重不分地方,手上还总爱拿家伙,有什么拿什么,牛鞭、车辕、木棍、铁锹、锄头耙子,手底下有什么他就用什么。
有一次照头下去就是一铁锹,当时就血流不止。没有去医院,还是跟兄的三爷爷拿驴粪沫子给她填住了伤口,土方子,根本不会有会不会感染的那个想法。大家都习以为常,那个时候在农村哪有什么虐待儿童的说法,因为不论谁家孩子不听话了都是这个揍法,有倒吊在梯子上拿牛鞭抽的,有绑在树上一两天不给吃饭的……
久而久之,跟兄不敢在张刘氏面前有丝毫的忤逆了,有了委屈只能自己默默的吞下去。最难受的日子就是上学的时候,学校离得不远,从她家后门出去爬过一个大沟渠,过一个大路就是校门,但跟兄老迟到,因为张刘氏每天早上都会给她安排不少的活,等跟兄把活干完了学校上课的铃声也就响了。
匆匆忙忙赶过去,还是进不了教室。那时候老师少,很多时候都是布置了抄课文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教室里没老师,跟兄迟到了,班里那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就不让她进教室,跟兄往往都是拿着一个破褡裢,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抄写黑板上的内容。
她干活是一把好手,爬树走夜路都有胆量,但对于男同学的欺负,她从来不敢反抗,也可能是家里打怕了的原因。在外面受了打挨了骂也不还手还口,以至于后来她结婚也是这样,对于丈夫的打骂,她总是逆来顺受,这是后话。
就这样坚持到初二,不知道怎么回事,跟兄的咯吱窝里长了一个疙瘩,刚开始没注意,后来越来越大,半边身子都疼的不得了了,关键是干活受到了影响,家里才想到为她治疗一下,父亲带着跟兄去了七大队宋大夫那,他们家三代人都会点医术,谈不上传承,主要还是务农,但平时有个头疼脑热身体不舒服大家伙也是去他家。
拿针挑的,挤出了里面的脓水,宋大夫走出再进来,手里多了一把草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只是他当着跟兄和父亲的面嚼碎了又吐出来,就那样拍在了跟兄的咯吱窝里。只让她加紧胳膊不要让药掉下来。临走时还把剩下的草药交给了父亲,让他们两天换一次。这一次的手术父亲用了半升的黄豆。
半个多月跟兄咯吱窝的疙瘩真的消下去了,只剩下连在上面的耷拉皮,半个身子也不疼了,她又能干活了。学她是不想再上了,因为家里有她干不完的活,学校有她受不完的欺负。干脆她就在家当一个纯粹的劳力算了。
从此以后,一家老小的饭由她做,一家老小的衣服由她洗,还有纳不完的鞋底,她的手又巧,做的鞋比较俊,张刘氏爱炫耀,街坊邻居吹捧几句她就会沾沾自喜,当然大家也是有目的的,做几对扣儿、做几个新鞋样儿的这些事又经过张刘氏转交到了跟兄的身上。
十六七岁的时候,终于包产到户了,老张家的人口多,分得地也多,分到地的第二年老张家就能吃饱饭了,再后来,除了种粮食,老张家还种起了西瓜和蔬菜,这些东西可以拉到集市上自由买卖了。
西瓜丰收的第一年是跟兄和父亲拉着拉拉车去六公里外的集市上卖的,从早到晚,一车西瓜总算是卖完了,回来的路上渴,父亲给了一分钱,那时候的钱真值钱,跟兄用一分钱买了8个水果糖,自己含了一个嗦唾液,给了父亲一个,剩下的全部带给了家里的人,如今的老张,也就是跟兄,总会说那一个糖真甜,现在再也吃不到那么甜的糖了。
再后来不管是卖菜卖西瓜都是跟兄一个人去,她老实,也胆小,从来没有想着卖完东西了兜里留几个私房钱,回来都会一股脑的交给张刘氏,就这样,母亲张刘氏还是会恶声断鬼的吼骂她,嫌她交回来的钱少了,肯定是私藏了,有几次张刘氏拿鞋底抽她,逼着让她交出私藏下的钱,但她确实交不出来,实在逼问不出结果,张刘氏才作罢。
等到跟兄的大妹干这些事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她总会想法设法的为自己留下一些私房钱,她可不是软柿子,她敢和张刘氏硬刚,大妹比跟兄小三岁,但她性格火爆不吃硬,母亲张刘氏打她骂她她绝对会回击,即便是父亲被挑拨了要打她,她也会跑,躲得远远的不回来的那种,反正不会束手待毙。看人下菜碟子,几次折腾下来也就没人敢惹大妹了。
丫头们上不上学无所谓,但家里的小子们一定是要上学的,再说这时候家里已经不愁吃喝了,不缺小子去当壮劳力,但比跟兄小一岁的大弟他就不好学习这一口,打也罢骂也罢,送到学校不是逃学就是捣乱,初中还没毕业,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家里也实在没了办法。
他倒是喜欢劳动,总爱和大姐在一块,也可能是从小就和大姐相伴的原因,他格外的依赖大姐。姊妹六个,跟兄和大弟的关系最好,懂事之后,大弟也是时时护着自己的大姐,大姐结婚了,家里有个啥好吃的好用的他也惦记着,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给大姐送过去。
八六年,跟兄的外婆家给跟兄说了一门亲事,男方家跟外婆是一个大队的,也就是现在的村,据说男方的父亲早些年给土匪当过伙夫,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一些值钱的东西。反正他们家不穷。
不知道是不是叫相亲,介绍人带小李来老张家的时候他提溜着两袋奶粉,两个人见过面就算是成了。接下来的事情没有多少磕巴,跟兄和小李就成了夫妻,前后不到半个月!
从此,跟兄也就开始了她艰难而又疲惫的后半生……
#精品长文创作季#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时柱庚寅的女命李森易...[详细]
属龙的哪年结婚好,生肖龙结婚月份其实婚姻是一种缘...[详细]
注定二婚幸福的生肖女,命好嫁土豪的生肖女注定二婚...[详细]
坤造:癸酉 己未 乙巳 壬午 大运:庚申 辛酉 壬戌 癸...[详细]
晚婚反而嫁得好的生肖,正缘的强烈暗示晚婚反而嫁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