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吕金乐
花县始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置,至今已335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花县县名一直延用。直至1993年撤县建市,后易名花都市,直至花都区。花县县名实际延用307年,从此花县县名成为历史,而“花都”的定名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花县人民政府旧址(花山)
花县人民政府旧址(新华)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花县的城市人口及国民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在1990年,全县人口已达50.3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5.9亿元。而县府所在地新华镇全镇总人口1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万人,国民生产总值8.6亿元。
而按照1986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华报告的通知》中有关设市条件第二款规定:“总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十二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四亿元以上,可撤县设市。”而以这个标准衡量,花县1990年就已经具备撤县设市的条件了,各方面已达标准,撤县设市提上议程。
花都市人民政府旧址
撤县设市是花县大事,好事,而且意义重大。那用什么名称呢?“花县市”?还是…………我想当时的县领导、市民一定热烈地讨论过。
为什么没用“花县市”作名称,作者查了《花县志》发现,原来定名“花都市”并不是一次就定下来的,而且是最后一次才定的,当中还经历了几次更改。而当中几次市名更改还挺有意思,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告诉大家原来为了起好市名。政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采纳各方合理建言才定的!
据查1991年9月21日上报的撤县设市名称有二:
一是“花城市”,解释原因是花县有数百年历史,“花城”曾作为县城的名称。此名既能体现市管县、镇的观点,又能为海外30万侨胞所接受。
二是“花州市”,借鉴广东梅州、湖北随州、河北冀州而取名。
这就是第一次上报的二个名称,也是挺有意义。同年12月12日继续申报设市名称:花州市。
紧接着12月20日申报重新定名,重新定名原因是:“花州市”与茂名市“化州(县)”拼音字母相同,省地名办审查不同意,要求改为“新华市”。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继续申报设市名称:新华市。
转眼来到1993年3月25日继续申报,文件称:因上报“新华市”名称与湖南省的“新化市”拼音相同,国家地名委员会不同意。县政府发动社会人士征集市名,在一千多个拟用市名中认真筛选,认定名“花都市”较为理想。并阐明其意义:
一,预示该市是一座宏伟、兴旺、发达的现代化都市;
二,“花都”是花的聚集地,各业百花齐放,各类人才齐集;
三,取意于世界著名的花都——巴黎市,寓意花都繁荣,将成为国际都市;
四,“都”有大邑、大城意思,表明花县人民要将花县建成大都市的决心;
五,“花都”还有繁花似锦、祥和之意,给人以和平、安定文雅、清新的感觉;
六,保留原来“花”的名称,要在这块土地上建成大城市之意;
七,“花都”二字清新、脱俗、易记,极富现代气息。
花都区人民政府现址
长久的期盼、等待。终于在1993年6月18日及6月24日等来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的批复:同意撤销花县,设立花都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花县的行政区域为花都市的行政区域,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
历经四次申报,从最初的“花城市”“花州市”,再到“新华市”,直至定名的“花都市”。几易其名,可谓一波三折,看完之后才知道原来城市定名大有学问,不是你想定什么名就定什么名的,比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随着经济总量及人口剧增,建市7年后的200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花都市,设立广州市花都区。从此花都进入城市建设快车道,成为广州市北部宜商宜居新城区。现在生活在花都,回过头看看当初待定的市名,感觉还真是花都好。好听、好记、好意!
如何通过合理设置关键词使用工具和方法来提高网站在百度SEO中的排名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时柱庚寅的女命李森易...[详细]
属龙的哪年结婚好,生肖龙结婚月份其实婚姻是一种缘...[详细]
注定二婚幸福的生肖女,命好嫁土豪的生肖女注定二婚...[详细]
坤造:癸酉 己未 乙巳 壬午 大运:庚申 辛酉 壬戌 癸...[详细]
晚婚反而嫁得好的生肖,正缘的强烈暗示晚婚反而嫁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