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起名董恩民国时期菏泽县在曹县西北的飞地长

起名董恩民国时期菏泽县在曹县西北的飞地长

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菏泽县乡土志》载,长乐都距治所七十里,内六村。

《菏泽县乡土志》

长乐即今日的常乐集。具体六村是哪些村落,曹县没查到文字记录。终于最近查到的宣统二年(1910年4月山东省测绘局制)的地图可知长乐都包含的村落:董庄、史庄、长乐、陈庄、刘庄和白堂。其中陈庄包含陈庄和孙庙两个自然村。

宣统二年地图,刘庄和白堂

宣统二年地图,董庄、史庄、长乐和陈庄,陈庄有两个村

1958年长乐集乡地图

1958年4月长乐集乡地图,图中的师庄已取代了史庄

1979年12月版曹县地图,孙庙村赫然在列。

1999年12月版曹县地名志常乐集镇区划,周1唐2明70清11共84村

2018年12月曹县标准地名图集常乐集镇

长乐集今作常乐集

位于曹县城西北26.9公里。村东西400米,南北500米,聚落呈南北长块状。人口3000余人,汉族,耕地2300余亩,以农为主。全村有董、张、高、宋、师、崔、傅、袁、王、赵、姚、李、宁等13姓,董姓为多。逢古历五、十成集。为常乐集乡人民政府、常乐集村民委员会驻地。据清道光间(1821-1850年)村前出土的《泰山奶奶庙碑文》记载:该村建于周朝(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前771年),原名长乐村。明初,易名长乐集。“文革”时期起写作“常乐集”一直沿用至今。

长乐集因孙庙而得名长乐集,据清道光间(1821-1850年)村前出土的《泰山奶奶庙碑文》记载:该村建于周朝(约公元前十ー世纪一前771年),名乐,周代名长乐堌(长堌堆)。明初,孙庙财主嫁女将集市随嫁长乐村,孙氏族人不允,于是就在长乐村天天唱戏而成集,成集后长乐村易名长乐集(长落集)。落,鲁西南方言,继承、归属,得到某种结果之意。孙庙村如今已并入陈庄行政村。《孙氏族谱》载,孙氏祖明初自青州府益都县牛耳社(今属临淄区)迁此建村(据考证明初也是先从洪洞县迁青州后迁曹邑西北五十里),建泰山奶奶庙而得孙庙,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有庙会,香火不断,方圆百里民众参与。该庙文革时期拆除。近年村民又自发集资在原址建庙一处,仍名孙庙。

白堂村民委员会,辖刘庄、白堂、董庄自然村,人口1228人,面积1.30平方千米。

刘庄

位于曹县城西北27.4公里,常乐集镇政府北1.2公里。村东西200米,南北15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村内有主街1条,汉族,有刘、谢2姓,刘姓居多。据《刘氏家谱》载:明嘉间(1522-1566年),先祖自汴梁城西瓦子坡迁到曹邑常乐集北二里建村,以姓命名刘庄。

白堂

位于曹县城西北27公里,常乐集镇政府东北1公里。村东西270米,南北240米,聚落呈东西稍长块状。汉族,以农为主。全村张姓。为白堂村民委员会驻地。据《张氏族谱》载:明洪武间(1368-1398年),始祖讳有道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因在村西北建白玉堂一座,遂以名村白玉堂,简称白堂。

董庄

位于曹县城西北27.2公里,常乐集镇政府北0.5公里。村东西270米,南北20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汉族,以农为主。有董、于2姓,董姓最多。据《董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始祖董恩、董思二公自山西汾州府介休县窑子头小凹村迁今菏泽市西南四十五里河西堤上,名河西董。董氏后裔自河西董(今属牡丹区)迁此建村,以姓名村董庄。

师庄

位于曹县城西北27.4公里,常乐集镇政府西南1.2公里。村东西300米,南北270米,聚落呈东西稍长块状。人口1073人,汉族,有师、朱、武、崔、解、张、姚7姓,师姓最多。面积1.24平方千米,耕地1100亩。为师庄村民委员会驻地。据《师氏家谱》载:明永乐间(1403——1424年),师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河南长葛县,又迁山东曹县老官坑,居焉。清康熙间(1662——1722年),九世祖讳国珍徙居于常乐集西门外,以姓名村师庄。

陈庄

位于曹县城西北25.9公里,常乐集镇政府南1.2公里。村东西400米,南北28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汉族,以农为主。有陈、孙、赵3姓,陈姓居多。为陈庄村民委员会驻地。每年古历九月十五日有庙会,因村东泰山奶奶庙著名。明洪武间(1368-1398年),有陈姓讳聚者自山西洪洞县迁往山东青州府槐子乡朱二社。明永乐间(1403-1424年)转迁于此,以姓名村陈庄。

陈庄村东泰山奶奶庙就是孙庙。

孙庙是曹县常乐集镇一个不起眼的自然村,在常乐集镇南1公里,西面和南面已和陈庄自然村连在一起。村东西100米,南北60米,聚落呈东西长块状。村内有东西主街1条,南北街2条。全村110人,汉族。全为孙姓。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氏祖讳事君自青州府益都县牛耳社里怀德乡迁曹邑长乐堌堆东南,因建泰山奶奶庙,取名孙家庙,后称孙庙。至洪武末年二世祖讳意迁田村里高家庄(二世祖母亲娘家是高家庄),因孙姓日众,遂名孙高庄(砖庙镇)。孙庙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县行政区划属刘庄里。光绪版《曹县志》有孙庙在三英里。孙庙在当地名声较大,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有庙会,香火不断,方圆百里民众参与。该庙文革时期拆除。近年村民又自发集资在原址建庙一处,应陈姓要求名陈庄孙庙。其实,陈庄历史比孙庙晚,况且庙也是在孙庙原址建的。明洪武间(1368-1398年),有陈姓讳聚者自山西洪洞县迁往山东青州府槐子(应为槐德)乡朱二社。明永乐间(1403-1424年)转迁于此,以姓名村陈庄。(查找青州地名志,怀德乡现属临淄区,但临淄区地名志此区域并没有孙姓和陈村庄存在。根据先祖言传,孙陈以前是邻居,陈姓自青州迁曹邑就是寻孙姓邻居而来,说明孙姓也是从山西洪洞移民,先迁青州因环境不适生存再迁曹邑。)开始两村并不相连,而且孙姓人多,慢慢随着孙姓外迁等原因,陈姓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两村相连。从宣统二年地图可见陈庄包含两个自然村——陈庄和孙庙。

民国十年左右,陈庄陈氏和孙庙孙氏共同到今楼庄镇楼庄村西南小崔庄村(今河南兰考县许河乡崔园子附近)附近拓荒,后给当地地主种地。孙氏与陈氏成为干亲家,解放后同居一村,亲情关系延续已有百年。上个世纪80年代老人们谈话,说他们是曹州府人,当时真不理解:明明是曹县的常乐集陈庄和孙庙,咋能是曹州府呢?现在经考证终于明白了。

孙庙

2021年12月地图,孙庙又出现在地图中

许多村庄都藏在它们的名字里,名字是村庄的灵魂。那一个个小村的名字,把一个个村庄的历史装点得摇曳生姿,一个村庄的名字后面的故事让一个个小村变得生动而感性。一座村庄和一个人一样,不能仅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更应有独特鲜明的内涵,它以历史为基,以遗存为柱,以文化为魂。在鲁西南大地上遗留下来的这些文化遗存,希望多年以后还有人记得和传承。村是社会最小的组织,村史是一个人存在的标签、一个家存在的标签。村史伴随着岁月的荏苒和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史是一种独有记忆,有了家史才有传承。就算再平常的家史和村史,也有不平常的人生和味道。

作者 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乡土历史爱好者。头条号:老虎69090。

什么是着陆页设计有效着陆页的技巧有哪些

如何优化网站SEO什么样的网站SEO优化过程容易被搜索引擎认可

网站建设初期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传媒论坛杂志社

文章关键词: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时柱庚寅的女命李森易...[详细]

戊寅日丁巳时男命

戊寅日丁巳时男命南粉命理问题留言如需命理运气,可...[详细]

属龙的哪年结婚好,生肖龙结婚月份

属龙的哪年结婚好,生肖龙结婚月份其实婚姻是一种缘...[详细]

注定二婚幸福的生肖女,命好嫁土豪的生肖女

注定二婚幸福的生肖女,命好嫁土豪的生肖女注定二婚...[详细]

详批八字的样本,八字详批案例

坤造:癸酉 己未 乙巳 壬午 大运:庚申 辛酉 壬戌 癸...[详细]

晚婚反而嫁得好的生肖,正缘的强烈暗示

晚婚反而嫁得好的生肖,正缘的强烈暗示晚婚反而嫁得...[详细]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