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万全城是明代万全都司的右卫城,俗称“轿子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均十分重要。
万全城地处张家口西北翠屏山长城脚下,北依野狐岭,南濒洋河,扼坝上坝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初,为防备蒙古残元势力的侵扰,明朝廷沿长城设九边,实行卫所制,加强军事管理。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建宣府右卫,与左卫同治于左卫城。左、右两卫虽位临宣府,但均隶属于“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治所在今大同市)。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卫所迁至蔚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又改迁通州,隶属后军都督府。同年在德胜口始筑右卫城,取名德胜口堡。永乐二年(1404年)右卫治所正式移至右卫城(今万全城)。明宣德五年(1430年),明王朝于今宣化置地方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统辖京师西、北各卫所,右卫由此改称“万全右卫”。
明永乐二年(1404年),德胜口南建德胜驿及五处驿传站铺,以备传递信息。一直到明末清初,万全左、右卫始终是宣府镇西路的战略支撑。
万全右卫地境,西、北以明长城为界,南以洋河为界,东至今张家口市以东十几里处山区,辖张家口堡、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洗马林堡。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裁改宣府镇及所属厅、卫,置宣化府,将万全右卫及所辖五堡改置为万全县,右卫城遂成县治所在,正式称万全城。
相传,朝廷在议定万全卫城地址时,曾选定坝上兴和(今张北)一带。后有大臣提出异议:坝上筑城,无险可守,乃兵家大忌。于是文武众臣一致认定,城堡建在坝下德胜口方为“背枕长垣,面临洋水,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的 “万全之策”。这就是“万全”城名的来历。
万全城建城初期,只是夯土为城,明正统三年(1438年)始用砖包。此后历代又进行了多次重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关;清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北城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南瓮城;民国十一年(1922年)修补西城墙,十三年(1924年)修补东南城墙。
万全城周长六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全城西南角和东北角内缩,略显菱形。城墙底宽四丈五尺,顶宽一丈七尺。城墙马道铺设一层青砖,以防雨水渗漏。城墙下肩石(根基)为五层毛石砌筑而成,自上而下,毛石逐层加厚。城开南、北二城门,南为迎恩门,正对南北大街的门额上横砌一块石匾,上书“文明”二字,雄宏俊逸;北门称德胜门。城门洞均为砖拱券式样。南门洞深18.7米,宽4.3米,高7.5米;北门洞深19米,宽4.15米,高7.35。南北建有二个瓮城,均采用“城套城(外瓮城套内瓮城)”的建筑形式。外瓮城分设南、北门,内瓮城均开东门。城上建城楼2座,角楼4座,城墙外四周建有宽一丈的护城河。
万全城建筑很有讲究,有“轿子城”之说。这是因为该城只开南、北门,东、西两侧虽然无门,却也建有突出城外的二个翼城,就像轿子两边的杠穿。城外两条自然形成的河流如同二根轿杆,将轿子抬起。城中建高于城墙的玉皇阁,恰似轿城的轿顶。远眺近观,都十分精美壮观。
万全的东、西翼城比较独特,我国的山海关城、泉州城都附有翼城,但是它们是城外城,而万全的翼城却在城墙内,不开外门,只有一道小门和城内相通。但是,翼城的作用却是相同的,是存放粮草、兵械、弹药,的地方,以重兵把守,平时关闭,战时开启。
作为古代城堡,万全城还有许多宗教建筑,例如城内最古老的庙宇——玉皇阁,还有东大寺、西大寺、城隍庙、奶奶庙、老爷庙(关帝庙)、武当庙、三殿庙、龙王庙、糊涂庙、东岳庙、海沧阁、社稷坛、先农坛、文昌祠等,可惜这些庙宇,现已基本绝迹。
万全城从街巷到民宅,一切都按总体设计修建。从南门至北门,是一条纵向的主轴线,从东翼城到西翼城是一条横向的主轴线,长度各约880米,形成十字大街,并将全城划分为大小基本相等的四大方块区域,各方块区域又以街巷划分并确定民居及其他建筑。此外,城东与纵向主轴线并行的东桥大街贯穿南北,而城西与主轴线并行的街道却很不规则。
万全城内,西北以文化区为主;西南主要为行政区,最早的有卫指挥使司、县衙、典史署等;东南是仓储区,明代设有仓廒、清代设广连仓;其他地方主要是民居。
万全右卫地处边境要塞,相邻蒙古诸部,南望京都,北控大漠,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卫城,是长城沿线非常紧要的关口,其所辖的五处重要关隘也建起了坚固城堡(张家口堡、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洗马林堡)。
明朝,这里设万全右卫都指挥司,有参将一员,卫指挥一员,守备一员,坐营千总一员,把总五员,加上另五堡,辖兵共约5600人。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撤消上西路参将,设张家口路,八旗兵驻防来远堡,边防重心移至张家口,万全各地驻军皆有裁减。
在万全右卫堡与堡之间,主要是靠暸望台与烽火台传递讯息。万全卫北沿边共设有暸望台36座,其间穿插烽火台89座。如有敌情,白天举烟、夜间明火,邻台得报,依次传递,千里防线,迅速传遍。
作为军事要冲,万全右卫之险集中体现在野狐岭。野狐岭位于万全城正北15公里处,在万全右卫沿边诸多边塞隘口中,惟有野狐岭最具战略意义。元代诗人周伯琦曾以“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冰霜四时凛,星斗咫尺攀”的诗句来描绘野狐岭之巍峨险峻。
历史上,远自汉、魏、宋、辽,近自明、清直至现代,多起重大战役都发生在这里。
《元史·太祖本纪》载:金大安三年(1211年),成吉思汗命左万户木华黎率领的敢死队为前锋,以其统率的蒙古铁骑乘势突袭野狐岭,并与金兵40万激战与洋河北岸汇河堡。此役蒙古军大胜,金王朝从此一蹶不振,至公元1234年灭亡。
《明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明左副将李文忠率军经万全卫城,经野狐岭直捣开平;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亲征鞑靼,皆从野狐岭出入;正统十四年(1449年),万全右卫守备江福与明英宗密派的军士袁彬合谋,在野狐岭设伏,将叛君事敌的太监喜宁擒获,送京伏诛。
1945年8月15日至20日,苏蒙联军与我察蒙骑兵支队在野狐岭歼灭日军860余名,取得了此战的最后胜利。
从明洪武建城到清朝末年,万全城还一直是坝上坝下方圆数里的繁华的贸易中心。城中南北大街商号店铺比比皆是,十字街头商贾云集。两座牌楼下,说书的、卖艺的、弹唱的……围观者人山人海,煞是热闹。万全城成了沟通汉蒙物资交流的重要地方。
今天的万全城,整体城墙除北部有部分坍塌外,其余保存基本完好。远远望去,这座全省保存最完整、砌筑工艺精湛的古城,巍然屹立,依旧展示着昔日的雄风。
来源:张垣文化
时柱庚寅的女命,庚寅女命特点时柱庚寅的女命李森易...[详细]
属龙的哪年结婚好,生肖龙结婚月份其实婚姻是一种缘...[详细]
注定二婚幸福的生肖女,命好嫁土豪的生肖女注定二婚...[详细]
坤造:癸酉 己未 乙巳 壬午 大运:庚申 辛酉 壬戌 癸...[详细]
晚婚反而嫁得好的生肖,正缘的强烈暗示晚婚反而嫁得...[详细]